“村里在统计边境补贴时,个别村民向我们反映新生儿没有及时纳入统计,经过对接协调已得到了及时解决。我们近日收集的廉情信息中,没有发现关于党员干部在落实养老金、边境补贴、低保等惠民政策中不作为、乱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线索。”这是沧源自治县勐董镇刀董村民情信息员与县纪委县监委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交谈的一幕。
在“清廉村居”的建设中,刀董村充分发挥民情信息员“探头”“前哨”作用和了解民情、收集情况、发现线索“零距离”的优势,盯紧人、财、物,聚焦疫情防控、惠农资金发放使用、村级资金监管监督等,及时收集党员干部廉政预警信息,做到村事“随声听”,监督“零距离”,动态掌握廉情风险点,有效预防、惩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真正地为群众站好岗、放好哨。
“民情信息员长期居住在本地,对本村工作动态、村情村事比较熟悉,与村民容易交心,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做到‘随听随访、即听即报’,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从而打通堵点、连接断点、扫除盲点,他们是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刀董村负责人说道。
在监督模式上,刀董村积极探索“村级监督”抱团模式,延伸监督触角,将村务监督委员会、民情信息员融合贯通,变“单兵作战”为“集团作战”,切实延长村级监督链条,进一步完善村级“微权力”监督体系,有效破解村级监督难题。
与此同时,沧源自治县勐董镇及时研究制定《勐董镇村(社区)民情信息员工作管理办法》,要求各村(社区)民情信息员要尽职尽责,主动履行好宣传员、监督员、信息员、调解员的“四员”职责,做到敢监督、善监督、会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延伸至“最后一公里”,不断提高群众正风反腐的满意度、获得感,营造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环境。
“下步,我们将持续探索创新‘清廉村居’建设的载体,切实强化村(社区)监督力量,以‘零距离’监督推动解决群众‘愁难急盼’问题,切实把监督成果转化为顺民意、解民忧、暖民心的具体行动,努力实现村居‘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务清爽、民风清朗’的建设目标。”该县纪委县监委负责人表示。(胡海 陈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