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高级站内搜索
您现在位置 :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宣传工作 > 正文

沧源用好用活廉洁文化宣传阵地 传播廉洁“好声音”

“我身后这座亭子汉名叫胞波亭,佤名‘撒拉房’,主要用于商议寨子间大事小情,也是边民往来的一个服务站,作为共同商讨村寨大事的集聚地,用汉语表达就是现代版会议室。”沧源县勐董镇龙乃村党总支书记赵爱军指着大榕树下的胞波亭向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介绍道。


赵爱军支书口中的“胞波亭”,也是沧源县为进一步推动形成“见廉、话廉、思廉”良好氛围精心打造的廉洁教育微阵地。


据勐董镇纪委书记胡海介绍,勐董镇把胞波亭进一步打造为“清风宣讲站”,组建由乡镇、村组党员领导干部组成的“清风宣讲团”,把宣讲内容细分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任务”“党章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典型案例”“清廉家风家训”等课题,以读书会、座谈会等形式,常态化组织基层党员及群众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讲、廉洁文化进村寨等学习活动,向农村党员干部提倡以反浪费、反迷信、反贪腐、反村霸,禁酒、禁赌、禁毒、禁黄为内容的“四反四禁”廉洁自律倡议,让廉洁文化更接地气,推动廉洁理念入脑入心。


把胞波亭打造为“清风宣讲站”,是沧源县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强基行动”的一次生动实践。今年以来,沧源县纪委监委坚持上下联动,继续用好用活不同类型的廉洁文化主题教育阵地,持续营造崇廉尚廉的浓厚氛围。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在县纪委县监委机关文化长廊,新任职党员领导干部纷纷驻足齐温北宋名臣包拯的家训,感受着其中蕴含的“廉洁从政”思想。


据了解,自该县纪委监委机关文化长廊建成以来,在开展干部任前廉政教育、家庭助廉等活动中,常态化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家属参观佤山少数民族廉洁文化、历代名人家风家训等内容,通过展板、图片、视频等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导新任党员领导干部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号召家属涵养清正廉洁好家风。


此外,在班洪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挂牌成立的佤山清风讲堂,也是该县纪委监委开展廉洁文化宣传教育的主流阵地。通过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用民族团结、红色精神等主流文化培根铸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红色革命精神,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把革命先烈的爱国精神和廉洁思想传承下去。


“下步,我们将持续深挖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廉洁元素,通过用好多种载体、多种媒介,进一步深化廉洁文化阵地建设,打造更具沧源‘辨识度’和影响力的廉洁文化精品。”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李 玲 罗增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