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高级站内搜索
这里是文章模块搜索页
条件筛选
  • 我身边的纪检人•故事|绽放在佤山上的铿锵玫瑰

    图为杨玉芝(右一)深入农户家中走访了解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生态补贴民生资金等惠民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杨玉芝,女,汉族,1975年5月生,1993年11月参加工作,199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沧源自治县纪委常委、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从事纪检监察工作15年,2018年获得“感动临沧2018年度人物”称号,同年,被省纪委、省人社厅、省监察厅授予“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审查调查雷厉风行,摸

  • 沧源:以“零容忍”态度严查“黑中介”等“窗口腐败”

    “窗口工作人员办事认真,不会拖着不办,对咨询的事项也耐心地解答,现在县纪委县监委也加强了这块工作的监督,我们老百姓的事情有人管、利益有人护,我感觉很踏实、很安心。”在沧源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前来办事的人员同县纪委县监委工作人员交流了起来,这是沧源自治县纪委监委加强对行政服务窗口办事人员勾结“黑中介”“窗口腐败”等问题开展监督检查的一个缩影。为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

  • 沧源:以案促改 坚决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面对新冠疫情持续影响和边境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万某某案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坚决同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斗争,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好国门。”在沧源自治县司法局“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上,县纪委县监委工作人员通报了“万某某案件”,并针对案件开展了警示教育,“派出单位要严格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强化干部职工日常警示教育,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

  • 视频│沧源:“红廉”结合打造特色清廉村居——沧源县班洪乡班洪村

    no video 2021年以来,沧源自治县班洪乡班洪村紧紧围绕“班子清廉、村务清爽、民风清朗”的建设目标,全面深入推进“清廉村居”建设,使正风肃纪反腐在基层的“最后一公里”落地生根。

  • 沧源:擦亮监督探头算清“明白账” 护航疫情防控物资保障

    “你好,请将物资接收清单、物资采购表单、入库登记材料给我们看看。”“物资怎么调配使用的,是否有登记明细?”“我们实行专库储存、专人管理,对物资来源、类别品名规格、出入库和库存情况严格登记造册。”近日,沧源自治县纪委监委疫情防控监督检查组来到县直属库应急物资仓库,对物资采购、接收和支出手续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组一边听取介绍,一边翻阅出入库记录。保障疫情防控物资就是保护疫情防控“生命线”。自疫

  • 沧源:“廉”节送“清”风 守好廉洁关

    “单位公车不能私用,租用外车要做好审批和报备。”这是近日沧源自治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到各单位部门开展节前监督提醒的一幕。当前,节假日仍然是“四风”问题易发、多发期。五一节将至,为确保节日风清气爽,沧源自治县纪委监委紧盯老问题、关注新动向,坚持早提醒、早预防,提早动手,多管齐下,铁腕肃纪,亮出“组合拳”,严把党员干部“廉洁关”,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该县纪委县监委坚持全方位宣传引导,充分运用“佤山清风”微信公

  • 沧源:优化营商环境“放水养鱼” 激活市场主体发展“一池春水”

    “办证前后仅用了一个小时,这速度真是杠杠滴!”月初,到沧源县政务服务管理大厅办理落地手续的杨经理对着前来监督检查的纪委工作人员说道。对于快速的服务效率,杨经理连连竖起大拇指,“原以为办理相关程序会很难,但是这里给企业落地提供了方便,很多都是一次采集、同步申报、一网通办,真是见证了开办企业的‘沧源速度’!” 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说了算。今年以来,沧源县深入推进“清廉云南”建设“临沧实践”,通过实践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放水养鱼”,

  • 沧源:织密“护廉网” 强化纪检监察干部“八小时外”监督

    “我将自觉把清廉家风建设摆在家庭建设突出位置,做廉洁用权、修身齐家的践行者、示范者……”不久前,在沧源自治县纪委监委组织召开的家庭助廉座谈会上,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家属向大家作出了清廉家风建设承诺。近年来,沧源自治县纪委监委多措并举,不断破解对纪检监察干部“八小时外”监督难题,努力深化纪检监察干部“八小时外”监督机制,让监督触角延伸到细微之处、工作之余,构建全天候“防火墙”,有效推动纪检监察干部在强化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上走在前、作表率。“注

  • 微视频 | 《疫情防控 纪检监察在行动》(完整版)

    她,还在手术恢复期……他,正与家人享受难得的相聚时光……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疫情防控号角吹响,纪检监察在行动……no video

  • 【纪检人·手记】节 俭---人生“备忘录”中不能遗漏的篇幅

    忍饥挨饿、食不果腹、无米弄炊……这样的场景不禁让人联想起贫困的旧中国。而今这样的日子早已离我们远去,支撑普惠我国十几亿人口的改革、开放、建设巨大成果的,是粮食连年丰产增收、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升、贫困地区和人口脱贫摘帽,全面小康梦近在咫尺。如今人们不再为温饱而犯愁,但艰苦奋斗、厉行节约、过“紧日子”的革命传统与精神,似乎于某些现代人的脑海中正在被“格式化”。仅以日常餐饮环节为例,从城市到乡村、从居民